视频监控的海量存储
伴随“建设和谐社会”的口号,全国广泛开展安防建设,每个城市安防项目中,都有几千甚至是几万个监控点。根据政府、公安部门的要求,安防监控录像资料至少保存15天以上,因此产生了海量数据,采用传统的硬盘根本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作为存储的载体——存储系统却往往由于性能、价格、兼容性等因素成为困扰安防产业的发展。
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常用的视频监控存储类型一般分为DVR存储、编码直连存储以及集中存储。DVR存储可以挂载多块硬盘,但这样应用会造成系统负荷增加,故障率提高,同时,由于数据没有必要的保护措施,经常会由于硬盘损坏造成数据丢失。
编码直连存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编码器上自带的USB接口连接USB硬盘,另一种则是在中心配置NAS(网络附加存储),为前端的编码器提供文件级存储空间,并共享给中心平台以备调用。采用USB硬盘的方式,由于硬盘无法长期在野外工作,所以很少被使用;而采用NAS附加的方式,可以同时支持多个主机端同时进行读写,具备非常的共享性能和扩展能力;同时NAS可以应用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部署也非常灵活。但是由于NAS采用CIF/NFS协议进行数据的文件级传输,所以网络开销非常大,特别是在写入数据时带宽的利用率一般只有20%-~40%之间,这就对传输网络造成极大的压力。所以目前NAS一般应用于小型的网络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中或者只是用于部分数据的共享存储。
集中存储。在大型项目中,一般都会采用集中存储的方式,进行监控数据的存放。在集中存储系统中,一般选用SAN架构。SAN提供一个专用的、高可靠性的存储网络,允许独立地增加它们的存储容量,也使得管理及集中控制(特别是对于全部存储设备都集中在一起的时候)更加简化。正是由于这些特点,SAN架构特别适合于大型网络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存储应用,可以应对上千、上万个前端监控点的存储。目前SAN主要分为FC-SAN(光纤存储区域网络)和IP-SAN(以太网存储区域网络)。它们之间的区别是连接线路以及使用数据传输协议的不同。虽然FC-SAN由于采用专用协议可以保证传输时更加稳定、高效,但其部署方式、构建成本均较之IP-SAN高出很多,所以目前在大型网络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中更多采用的是IP-SAN架构。
同类文章排行
- 如何划分LED显示屏防护等级
- 液晶拼接大屏幕系统工程设备的应用与选购
- 浅谈异步图文LED显示屏控制技术
- 液晶显示屏是否真的防辐射?如何预防
- LED显示屏的像素知识点解析
- LED显示屏从储存到安装的八大注意事项
- 液晶广告机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简析
- 小间距LED屏拼接器4大架构
- 小间距LED屏拼接器3大技术
- 如何轻松鉴别户外LED显示屏的亮度
最新资讯文章
- 如何划分LED显示屏防护等级
- 液晶拼接大屏幕系统工程设备的应用与选购
- 浅谈异步图文LED显示屏控制技术
- 多媒体会议室液晶拼接大屏幕发展趋势
- 怎么解决DLP大屏幕出现画面重叠现象?
- 液晶显示屏是否真的防辐射?如何预防
- 2016年LED显示屏行业市场发展趋势
- 如何正确识别正规合格的LED屏电源?
- 解析视频质量诊断关键技术(一)
- LED显示屏使用常见误区你中招了吗?
您的浏览历史
